当前位置: > 照明设施 > 路灯 > 正文

城市路灯烧煤吗-城市里的路灯需要付电费吗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9-27 12:36:07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市路灯烧煤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城市路灯烧煤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什么是农村城镇化?1、什么是农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市路灯烧煤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城市路灯烧煤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什么是农村城镇化?

1、什么是农村城镇化?

你好,我来说说我对农村城镇化的理解:所谓农村城镇化就是要让农民住在农村跟住在城镇生活各方面的条件对比都差不多。具体有以下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向城镇化看齐,农村公路网,电网,宽带网等该改造的要改造该普及的要普及。目前国家也是出台了不少政策和专项资金来推动

第二,医疗教育方面向城镇看齐。医疗方面有签约家庭医生,设立村卫生站等政策在实施;教育方面有增设乡村教学点,让农村孩子们能就近上学,还有发放营养早餐等。

第三,农村生活卫生环境,安全饮水,像北方农村还有在推行天然气暖气进村等政策。目前农村卫生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了,像我们这每家每户都有发两个垃圾桶,一个装可回收垃圾,一个不可回收,有修建集中倒垃圾的点,固定时间会有垃圾车来把垃圾拉走。公路等公共区域有专门的卫生员清理卫生。安全饮水方面基本上是每个自然村都有新修建自来水。

第四,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在这点上政府搞了个村村响,每天固定时间播放各种政策讲解,科普知识,时事新闻等,让农村老人们的思想有不少改变,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很多村都有成立了舞蹈队,才艺队等,丰收了农民的业余生活。
综上所述,这不就是迈向城镇化的步伐么?

农村城镇化(Rural Urbanization)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农村城镇化,意思就是把农村以前的居住方式和生活环境习惯都要改变像城镇那样。

比如,原来农村使用的厕所,大多数都是养猪的地方,也叫做猪圈。但是,如今都变成了城镇化,每家每户基本上都使用上了干净又卫生的化粪池厕所。

还有厨房,以前农村使用的烧材和烧煤的灶台,现在大多数都已经变成了新式的城镇灶台,有水龙头又有洗碗洗菜盆,然而,使用的燃料都是电和气体,方便又实惠。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龙村城镇一体化的地方应该有很多吧!拿我所在的地方来说吧!就是个例子,我们这里以前离县城二,三里路吧!现在归属工业园区,反正已经不算农村了,因为户口已经没有农村的补贴了。比如,农村扶贫修路什么的,怎么都轮不到,说不是农村。其实我们这里除了离县城比较近,真的没有感觉到其它城镇一体化带来的好处。

简单地说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让国家尽可能多的人居住在城市,但并不是乡镇发展为城市,至于乡镇发展之后的规模,也许逐渐变为一个城市,这个是随着形势变化发展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就是城镇化。

我个人觉得,

农村城镇化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必然阶段,大都市大城市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饱和的状态。

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已经是超级大都市,也扔不断的建设中,满足于现代发展的决策,那么也就是说当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都已到较发达状态时,农村也必然要有一定空间的发展,这个发展就是农民城镇化了才有利于现代前进的方向。

我国目前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村有大量的土地,大量的农田和绿水青山需要合理的利用与开发,由于农村大部分的人依旧往城市去,这时候的农业谁来做,谁来种,谁来管,在大城市饱和的状态下,农村就有了机会,不断开发新农村住居与新农民体制。

由于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高速路各种交通也方便了,大部分的农民进入城市,很多都不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了,这样的情况下,发展新农村建设,合村并镇只为了越来越好。

只有农村也发展发达起来,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好,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才能慢慢发展成发达国家的可能,社会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的。城镇化有需要也必须要发展。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这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镇化。仅此观之,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中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二是有关户籍等政策逐步调整,公平的“城门”在制度层面逐渐打开[5]。

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这不仅因为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等现实差距,更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




农村城镇化(Rural Urbanization)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由于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涵盖了以上诸多领域的内容,因此,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便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城镇化实质是工业化进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人口向城镇集中,人口集中的农村不断改善交通、通信、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条件,逐步向城镇转变现象,城镇化过程是否顺利推进则要看相关的交通、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相关民生工程的配套落实情况。

什么是农村城镇化?

是指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规摸和数量不断增大,是各种要素和质量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和提高的转化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演进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化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因此,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便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所谓农村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

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

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

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

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

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

对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对进一步理解其本质特征是有益无害的。

从农村城镇化的角度而言,城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时间特征,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

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

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非农为主;

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土亦“洋”,以“洋”为主,亦新亦旧,以新为主。

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类型看可分为发达型城镇化与发展型城镇化,其特点是不一样的。


这几年,随着农村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大批大批的农田被占用,大量的农房被拆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虽然农村城镇化发展是国家规划的整体目标,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广大农民就业,从而使得广大农民们都富裕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是面临被迫离开家园,被安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广大农民们又是怎样的心态呢?

春节期间我见到了大姑一家,一年到头难得团聚,一家人聚在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听大姑讲她们家那边要建化工厂,整个村子都要集体搬迁,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统一规划了一块地整体建设房屋,还配套的有幼儿园以及社区广场活动中心,完全和城镇上的小区没有什么两样了。村子里已经有不少农户签了协议,就等着新房建好之后搬迁了,而她家却还拖着准备到最后再搬,因为拆迁赔偿款不满意,还有就是有点舍不得住了好几十年的家。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很多农村非常常见,因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面临着自家土地和房屋被征用,最终他们将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安家落户。重新规划的新农村建设外观整齐漂亮,各种硬件设施也都是参照城镇的标准,除了没有通天然气之外,其他的和城市也基本没有太大区别了。虽然房屋比以前更漂亮整齐了,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甚至连拥有一小块菜地都是奢望。因为新规划的房屋只有一个很小的院子,不像以前屋前屋后都有大片的土地,可以种上自己喜欢吃的菜,或者再点缀一两棵果树和花卉,满院的生机勃勃。因此一些农民即便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依旧非常怀恋之前的农家小院,甚至觉得现在住的地方早已失去了乡村的气息,因为没有了土地,没有了农家大院,还算生活在农村吗?

不过也有一些农民对整体搬迁表示欢迎,在他们看来重新搬到一个交通更加便利的地方,居住的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像以前的农村那样垃圾遍地,而且生活方面也方便了很多,走几步路就有便利店、小超市,去城里也非常方便,公交车每天从家门口路过,这样的生活不正是之前所想的吗?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东西,因为没有了土地,平日里各种吃的全部靠买,生活经济压力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也是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不管怎样,城镇化进程也是农村发展的产物,广大农民们不管接受还是不接受,都将要面对这个结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确实有利于广大农民提高经济收入,为他们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不可避免的他们也将失去作为农民最基本的一些福利。农民朋友们你支持农村城镇化发展吗?

实际上乡村城镇化早已经开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农民工开始走出家门,到城市务工,逐步和当地居民融合在一起成为新的城市居民,国家,许多政策都体现了这一点,农民工的,各项保障,子女的入学,医疗保险,退休金。

最近有发布了中小城市取消户口的文件精神,就是彻底消除了城市和乡村最后唯一的差别。

近年来,城镇化几乎成为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他不但是学者们在论文中经常讨论的主题,而且成为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究生的一项重要选题。通过传媒,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尤其重要的事,自从1998年中国政府关于解决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决策和在国家“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和对我国几十年不变的城市发展方针作了一定调整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推进和加速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城镇化”从学者们的论坛走上了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很多地方的领导开始注意本地的城镇化率,与国内、国外多方比较,找差距,订目标,提出提升城镇化率的计划,表示了若干年后要达到或超过某某水平的豪迈决心。前不久,某特区城市(在特定条件下)提前“消灭”了农村人口,达到100%城镇化,曾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就是这方面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市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过程的反映,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中国也不例外。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过程无不和他们各自的国情(包括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和不同的特点。城镇化是受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带动,但是它的推进,也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待城镇化,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根据世界各国和我国自己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这是比当前纷纷“提指标”,“搞攀比”更有意义的事情。

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二战以后,全球城镇化率到20世纪末达到48%,而20世纪初只有13%,100年间提高35个百分点。全球城镇人口达到28.6亿。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量发展中国家开始城镇化,其中一部分国家出于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缺少生计,大量涌入缺乏就业岗位的大城市而造成所谓“过度城镇化”现象,一部分发达国家则基本达到了城镇化相对停滞的阶段。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率不再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城市停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全球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他们在国家和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城镇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城市的不断增长。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50年71座,2000年增加到388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是20世界后半期出现的。1950年只有1座,2001年已有17座,其中13座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上海、北京)。这种巨型城市无一例外地都是“区域性的城市”,城市的“范围”就是一个“区域”,其影响范围就更大了。从区域范围看,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成组成群中小城镇的都市连绵区。这种特大城市组群形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所促成。可见,全球城镇化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

中国的城镇化,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自建国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从1953—195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开始进行工业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吸收大批农民进入工厂,城镇人口有计划的增长,是城镇化稳步进行的时期。全国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16.3%,年均提高0.63个百分点。第2个阶段从1958—1978年是城镇化徘徊、停滞的阶段,由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指导思想摇摆和一度曾试图走“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城镇化率20年至提高1.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8个百分点,还有几年是负增长。第三个阶段从1978年至今,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至2002年提高到39.1%,年均增长0.88个百分点,1998年后几年超过1个百分点。这同中央指出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之一和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调整部分限制和不利于农民进城的政策等因素有关。中国50年的城镇化历程表明:①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城镇化,城镇化又会从正面或负面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②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对城镇化进程有很大影响;③至2020年或更长时期,中国的城镇化还将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城镇化的显著特点是:就全国而言,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其“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城镇存在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包括正规和非正规的)。从1980年代开始的“民工潮”最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个“潮”并非经过组织,基本上是自发形成,至2003年底,全国已形成近1亿人的“潮流”。起初是沿海城市发展“外向型”工业,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廉价劳力”的巨大源泉;乡镇企业的兴起则是另一个吸引农村劳力的块体。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从“离土不离乡”到“乡村城镇化”,从“小城镇战略”到大规模“跨区流动”,都是不同形式的城镇化的表现。当前的情况时,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每年要“吸纳”相当数量的“流动人口”,其中滞留半年以上的被视为“城镇人口”(按照全国“五普”的统计口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城镇,则是“输出”流动人口,泾渭分明。据有关部门调查,几年来这类流动人口中,只有17%左右在城镇“定居”下来,成为“真正”的城镇人口,80%以上是“候鸟型”的流动人口。他们每年到城市打工挣钱,年终带钱回家过年,这是造成我国规模罕见的“春运潮”的根源。大量农民工愿意去城镇“打工而不久居”是反映了当前城乡经济水平差异的现实状况,包括城镇(特别是大城市)生活居住的“门槛”过高是原因之一。因此,中国当前的城镇化主要是依靠农民的迁移(多种方式),与欧洲某些国家在早期城镇化时期依靠农民破产而进城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在我国,党的政策保护农民拥有耕地的使用权,拥有宅基地和自留地的权利,也是中国的特点。但是从长远看,只要农村还存在源源不断的富余劳动力,城乡的生活和收入水平还存在显著的差距(这种差距近几年还有所扩大),农民流向城镇,“候鸟型”和“留下久居型”都会长期存在。从理论上讲,只有当这种差距基本消失,流动才会停止。总的看来,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除了主要来源是农民之外,还有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中原农村生源、兵源的留城等,境外移民数量很少。就单个城市而言,城镇建的流动逐年增多。可见,实际上“化”的过程是多种形式的,甚至每个城镇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像有些同志想象得那么简单。至于当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在城市人口规模上盲目主观地“做大”,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其次,中国地区差异很大,情况比较复杂,表现在分省(区)的城镇化水平上差别也较大。总的说来,城镇化率的高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但具体分析起来不仅如此。例如,以全国分省(区)2000年的城镇化率做个比较,除4个直辖市外,在27个省(区)中,广东高达55%,云南为23%,数值相差1倍多。这种差距并不正相当于两胜竞技水平的差距。东北三省城镇化率均达50%上下,内蒙40%左右,新疆35%,均高于不少内地省份,但并不正好反映经济水平的相互关系,而是由于各省(区)本身地理、历史、政治、农业结构、人口密度等提点不同所致。国外的城镇化也有类似情况。例如,以1999年世界城镇化水平而言,高收入国家平均77%,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75%,指数很接近,但两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这是由于拉美一些国家存在“过度城镇化”现象的缘故。可见,当前国内一些地区和城镇简单化地在城镇化率的数值高低上搞“攀比”,不如结合自己地区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很好研究如何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上实实在在地多做工作有意义的多。

最近,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城市发展与城镇化”被列为重要专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格列茨(J.E.Stiglitz)教授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认为城镇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1]。这位学者的论断是正确的。中国2002年的城镇化率39.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8%),全国城镇总人口5亿,总量为世界第1位,大约是美国全国人口1.8倍。21时解除其对我国是一个战略机遇起,解决“三农”问题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原有城镇也需要发展和提高。从各方面分析,把城镇化看作是中国21世纪(初、中期)最巨大的一项社会工程是不为过分的。专家们认为,根据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局情态的分析,我国至2020年城镇化率预期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是较为适当的。以此推算,我国至2020年的城镇化率可能达到57%,城镇人口年均增加1800多万人,总共有3亿农民转为城镇人口(比美国现在的全国人口数还要大),如果计入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因素,城镇总人口将达到8.4亿。这是一个巨大的数量。

3亿农民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转移到城镇,成为城镇人口,在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上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不少学者指出:真正意义的城镇化,不仅是农民“身份”的改变,还包括从市的产业、生活居住的方式、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的变化。这无疑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变化是渐进的。即使第一步——“身份”的变化,也不仅只是户籍的改变,而是有很多基础性的条件需要准备。经过一定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瓶颈”,不是户籍、政策等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就业”问题。其后是资源问题,即水源、能源、土地等问题。我国城镇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从1978~2020年,全国城镇年均增长就业636万人,近几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如果加上“隐性”事业,数字将更大一些。如果今后按照年均新增城镇人口1800多万人计,需要新增的就业岗位为年均800多万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城镇经济,扩大规模,开拓新的产业,在结构调整上注意发展能过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生产链较长的企业。

资源问题是另一个重要“瓶颈”。我国大部分城镇存在“缺水”问题。有些城市盲目“做大”,往往“盲”在不顾水资源的制约,指望国家来解决燃眉之急(包括远距离调水等)。这是一种只顾局部、不顾全局,不计成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片面观点。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城镇合理的布局和合理的发展规模,把推行“节水型”城镇,作为一种战略性的措施。能源问题也是严峻的。每年新增1800多万城镇人口,对电、石油、燃气、煤等能源消耗的增量是很大的。仅以石油而言,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我国的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已开始进入“汽车时代”,势头方兴未艾。面对这种态势,唯一的选择是大力发展多种交通方式的城市公共交通,与私用汽车“比”便利,“争”客流;从长远看还要调整城市的能源结构,采用“绿色”的、可再生的新型能源,比坚决推行“节能城市”战略等。土地是城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资源。我国现有城镇的土地利用与世界各国比较,是属于“中等高密度”的。大量农民成为城镇人口,他们的居住形态将从分散、低层、独居为主变为集约型、多层为主的城市社区,如果原来的宅基地也能转换为城镇居住用地,那么城镇化并不比农村多占土地。城市本来就是一种集约型的居住方式。近几年那种盲目圈地造成的耕地流失和浪费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相信会逐步得到纠正。但是新增城镇人口总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包括耕地。年均新增1800多万人,如果按现行规划用地标准简单测算,则需要2000km2左右的土地(合300万亩)。数字也是很大的,并且超过近几年土地供给的规模。中国的城镇应该提倡和利用低,在合理的基础上节约用地,做到“精明增长”。在空间结构上采取“紧凑发展”的模式,但要保证必要的生态环境条件,合理的密度。项目建设(包括工业、交通等在内)要满足卫生的要求,采取合理的用地标准。

如何应对我国今后20年左右的城镇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一项重大的课题,需要长期的研究。现在仅就近几年学术界和领导层经常关注和讨论的几个问题,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1.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似乎直到今天,“道路”还不清楚。道路不清怎么走?或者说,先把道路搞清楚在开始“化”,这都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在我们的租下,如果从“改革开放”算起,经济走了20多年,问题是需要很好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和完善。中国的城镇化就得从农民进城开始,一步一步地“化”。别国的道路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地搬用。

2. 城镇化从“数量”到“质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前的倾向之一是,只求“数量”,满足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倾向之二是,追求所谓“理想化”的、“正规的”城镇化,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这都是不够全面、不够实际的。从前面的分析看,如此快速的城镇化,要把大量农民在较短时期转移到城镇,而且在还存在严重的“瓶颈”和巨额城镇化成本的现实情况下,只能接受“正规”和“非正规”并举并存的事实。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候鸟型”农民工、大城市的流动人口,“非正规经济”的就业的等,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长期存在。从城市规划和管理上,不要把这些一概看作“临时”和“不正规”,而是应该妥善的予以统筹和安排。因为它正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反映。

3. 中国城镇化采取什么样的空间模式。这个问题涉及到:“化”到城镇的农民主要向什么样的城市集中?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还是“农村城镇化”?我国实行了几十年基本不变的城镇发展方针在1990年代末作了调整,概括说来就是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协调发展。这种调整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城镇的发展受到经济规律的影响和作用,往往不是人们主观意志能过左右的。今天全国农民向城镇迁移的大动向,一定程度上是这种规律的反映。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规划、调控)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在资源和环境保护,重要的制约的开发引导,基础设施的综合规划等方面一定要较强宏观的监测和调控,包括做好区域城镇体系的规划和城镇规划,使中国的城镇化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简单地说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让国家尽可能多的人居住在城市(并为城市户口),但并不是乡镇发展为城市,至于乡镇发展之后的规模,也许逐渐变为一个城市,这个是随着形势变化发展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就是城镇化。 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这也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农村城镇化就是让一部分舍不得失去土地的经济收入有限的农村人口就近在集镇买房置地,这样政府可以统一的规划,改变农村旧貌换新颜,现在的新农村设施齐全,有幼儿园,小学初中,有路灯,有超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tjggc.com/yundongyangsheng/gcw/8772.html

相关热词:

热门TAG关键词